上帝的信息 我们的使命
<div class='col px-0'><a class='btn btn-warning btn-block rounded-0 font-weight-bold' href='https://manna.amazingfacts.org/amazingfacts/otherlanguages/chinese/documents/050.pdf' target='_blank' role='button'><i class='fas fa-download'></i> 050.pdf</a></div><div class='col px-0'><a class='btn btn-primary btn-block rounded-0 font-weight-bold' href='https://manna.amazingfacts.org/amazingfacts/otherlanguages/chinese/documents/050.doc' target='_blank' role='button'><i class='fas fa-download'></i> 050.doc</a></div>

我是法利赛人还是税吏?

<div><p></p><p>在路加福音中,耶稣曾分享过一个强有力的比喻。这个比喻向我们提出了挑战,促使我们对灵命健康的问题作进一步的探究。在这个比喻中提到了两种人,他们同时走进圣殿,且向同一位上帝祷告,但二者的祷告却截然不同。请看经文:</p><p>&nbsp;“有两个人上殿里去祷告:一个是法利赛人,一个是税吏。法利赛人站着,自言自语地祷告说:‘上帝啊,我感谢祢,我不像别人勒索、不义、奸淫,也不像这个税吏。我一个礼拜禁食两次,凡我所得的,都捐上十分之一。’那税吏远远地站着,连举目望天也不敢,只捶着胸说:‘上帝啊,开恩可怜我这个罪人!’我告诉你们:这人回家去比那人倒算为义了。因为,凡自高的,必降为卑;自卑的,必升为高。”(路18:10-14)</p><p>表面上看,这个比喻显而易见地说明:谦卑胜于骄傲。但很多时候,我发觉,你读圣经的时间越长,就越能发现其含义的深广。你越是投入研究,所得到的真理就越多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我发现,在这个比喻中所隐含的信息,远比我们所认为的、只要看一眼就能明白的道理要多得多。</p><p><hr></p><p><strong>令人震惊的比喻</strong></p><p>在耶稣的时代,法利赛人通常被视为所有信徒中最虔诚的人,而税吏则被定义为不忠不义的勒索之徒。用今天的话说,税吏就是黑社会。因此,在这个比喻中,耶稣给出的结论简直令当时听道的人们目瞪口呆。在这个政治立场偏颇的反常例子中,耶稣表明,税吏会被称义且得救,而法利赛人却成了未蒙赦免的失丧者。对此,我们稍后会进行研究。但从中我们首先可看出的是,在这比喻中,耶稣把当时社会的等级制度完全的颠覆了。</p><p>税吏和法利赛人,其实代表着两种人。不是指属世意义上的两个群体,而是指属灵命运相反的两等人——在教会中“得救”与“失丧”的两种人。今天,每位自称为基督徒的人,都必定是这两个群体的其中一员。并且,一个代表的是你,一个代表的是我。</p><p><hr></p><p><strong>我属于哪种人?</strong></p><p>当我们思考这个问题时,每个人都需要谦卑自我,以寻求圣灵的指引。你可能觉得自己是税吏,但实际上确是个法利赛人,反之亦然。或者二者兼备。因此,学习这个比喻,对于我们每个人都非常重要。因为我们皆是其中的一员,我们需要确保自己是耶稣所赦免的那位。</p><p>我们发现,在这个比喻中的两种人之间,有一些相同之处:</p><p>第一,他们都是信上帝的。如果你想列在“得救”的人中,“相信上帝”乃是起点。</p><p>但“相信上帝”不是得救的唯一标准。因为魔鬼也信,但使徒雅各却说:“你信上帝只有一位,你信的不错;鬼魔也信,却是战惊。”(雅2:19)所以,要想“得救”,还必须符合其他更多的条件。</p><p>第二,他们都去教堂。要想“得救”,这一点也很重要。我常说,如果你连一周去一次教会的信心都没有,又怎么会有足够的信心去到永恒的天国呢?</p><p>有时候,人们会为不去教堂作辩解,说:“因为那里有假冒伪善的人。”但我要说:“不必担心,多一个不多。”此外,耶稣每逢安息日,也会照例去到挤满伪善者的会堂,其中还有想谋害祂的人。</p><p>另一些人可能会抱怨说,去教会很无聊。但我们去教会的目的,是为了娱乐,还是敬拜上帝?如果你去了教堂,却未能达成对上帝的敬拜,那么,请祈求上帝来改变你的心。在路加福音4:16节,耶稣亲自为我们设立了每周去教堂的榜样,祂在那里敬拜与施教。</p><p>第三,他们都祷告。在路加福音18:1节的比喻中,耶稣曾吩咐人要“常常祷告”。保罗也说,我们应当“不住地祷告。”(帖前5:17)“得救”之人离不开祷告。</p><p>因此,在这里,我们以可看到两种人的共同点:都信上帝;都去教堂;都在祷告。我希望这些实践信仰的基本要素,你也都有。</p><p>接下来,再看看两种人的不同点。</p><p><hr></p><p><strong>我有属灵的骄傲吗?</strong></p><p>先来看看因外在虔诚,而倍显傲慢的法利赛人。他们热衷于背诵经文,拘泥于律法的字句,并在形式上保持着对耶和华敬拜的纯正——这是一群狂热的保守派。据圣经的记载我们可知,在犹太人成为巴比伦之奴时,先知曾指明,正是因着他们对上帝的不忠,才招致了这一厄运。作为回应,“法利赛”教派便应运而生——他们希望以色列民不再受周边异教国家的影响,因此,他们严苛地拘守着宗教细节。因为他们知道,如果以色列民再次陷入偶像崇拜的深渊,则上帝可能会永远撤回对以色列民族的保护。</p><p>所以,法利赛人原本是一群对信仰极为虔诚,且渴望保守自己不染世俗的良善者。</p><p>但遗憾的是,许多或大部分的法利赛人对形式主义的狂热顺服,已经超越了他们对同胞的爱。耶稣曾多次坐在草地上,论及法利赛人对外在宗教形式的专注,并责备他们自以为义的罪。“你们这假冒为善的文士和法利赛人有祸了!因为你们好像粉饰的坟墓,外面好看,里面却装满了死人的骨头和一切的污秽。”(太23:27)</p><p>同样,在这个启发性的比喻中,法利赛人所代表的,是那些道貌岸然的伪善者。</p><p>再看看税吏。这里的税吏指的是古代的税官,但和现今的税官又有所不同。在当时,罗马人若占领了一个地方,因为不会讲当地的语言,也不了解其文化,但仍要收税,该怎么办呢?于是他们就雇佣了一些当地人,作为税吏来代为收税,以免去收税的麻烦。而比喻中的税吏,则是指为罗马收税的犹太人。</p><p>这些税吏在收纳税赋时,常常会多收一定的比例,以作为自己的私得。很多税吏就是这样利用职务之便,向本族的民众敲诈巨额的税款,以中饱私囊。正因此,作为税吏的撒该,在耶利哥城很是出名,且是少有的富户。(参见 路19:1-9)</p><p>因此,犹太人中的税吏是为同胞们所憎恶的。他们认为这些税吏是卖国贼,将从上帝子民中所收取的金钱,奉献给信奉异教的罗马。税吏也因经常流连于酒肆与嫖娼之所而臭名远播。在犹太人的眼中,税吏、罪人和娼妓常常是归于一类,被视为罪人中最坏的一群。</p><p>基于当时对犹太税吏的观点,我们看到,在上述比喻中的两个人,都来到圣殿,并向上帝祈祷。这时,人们自然而然的就认为,法利赛人是最接近上帝的人,而税吏则被视为被上帝遗弃的无望贱民。但从圣经我们得知,耶稣喜爱的却是这个税吏。这又是为什么呢?</p><p><hr></p><p><strong>独特的祷告内容与祷告姿势</strong></p><p>二人最大的区别,就在于他们祷告方式的不同。“法利赛人站着,自言自语地祷告说……”(路18:11)他独自一人,挺胸昂首的站在前面。他感谢上帝,自己不像这个税吏。</p><p>而税吏的祷告却完全不同。我们看路加福音18:13节,“那税吏远远地站着,连举目望天也不敢,只捶着胸说:‘上帝啊,开恩可怜我这个罪人!’”他谦恭地站在后面,甚至不敢抬起眼睛。</p><p>与此同时,法利赛人开始述说自己的好行为:“我一个礼拜禁食两次,凡我所得的,都捐上十分之一。”(路18:12)他是要告诉众人,自己是严格遵守律法的。并希望人们都知道他做了些什么,为上帝奉献了多少。他的祷告,本质上乃是在自我吹捧。</p><p>这正如耶稣在传道初期,论及法利赛人时所说话:“他们一切所作的事都是要叫人看见,”(太23:5)“故意要得人的荣耀。”(太6:2)</p><p>时至今日,这个比喻对我们依然重要,因为在今日的教会中,仍有很多“属灵上的法利赛人”。</p><p>法利赛人的问题是,他没有意识到自己有什么问题或缺点,也没有认识到自己有什么属灵上的需要。他认为自己的行为尽是美德。</p><p>但根据圣经,他的这种自以为义毫无价值。耶稣说:“你们的义若不胜于文士和法利赛人的义,断不能进天国。”(太5:20)</p><p>在这句话中,耶稣并没有将法利赛人的义高举为一种标准。相反,祂是在告诉我们,若要进入天国,我们必须超越法利赛人的标准。因为法利赛人的义只是外在的,是做在人前、做给人看的。而真正的义,却是在人前人后都一样,那是做给上帝看。</p><p>“你们要谨慎,不要在人面前行善,故意让人看见。否则你就不能得到上帝的赏赐。所以,当你行善时,不可在你面前吹号,像那假冒伪善的人在会堂和大街上所行的,故意要得人的荣耀。”(太6:1 KJV直译)</p><p>因此,真正的行善,应当是以谦卑之心,暗自付出,不让他人知晓。只有那样,才有助于培养我们柔和谦卑的性情,并揭示我们行善的动机:我们是做给人看,让大家觉得我们很慷慨,还是真正关心那些需要帮助的人?</p><p><hr></p><p><strong>要如何祷告?</strong></p><p>&nbsp;“你们祷告的时候,不可象那假冒为善的人,爱站在会堂里和十字路口上祷告,故意叫人看见。”(太6:5)</p><p>这个比喻所要表达的观点,不是说站着祷告不好,但你要查明自己为何而站立。耶稣不希望我们在祷告时,通过行为或言语来吸引他人关注自己,让人感觉你的祷告很虔诚。</p><p>你有过小组轮流祷告的经历吗?当你开始为周围的其他人祷告时,是否只是为着别人的好处而说上大一堆,却忘记真正从内心深处去与上帝交流?我有过这种经历,在为孩子祷告时,有时也会这样。我们与孩子们一起跪下,恳求上帝帮助他们取得好成绩,让他们爱劳动,打扫房间等等。孩子们就在身旁,我们的祷告变成了小型劝勉,而不是在用心与上帝沟通。</p><p>当我们在祷告中传递出含沙射影的话语或信息时,哪怕只有一点点,其实我们和那位站着祷告的法利赛人便没什么区别,都在自以为义。“上帝啊,我感谢祢,我不像其他人…”</p><p>你是否曾质疑过别人的行为?或是感恩于自己不像别人那样?甚至谴责别人不该穿成那样去教堂聚会?“他怎么穿成那样,一点都不尊重上帝,哪像我穿得这么端庄。……上帝啊,感谢祢,我没有穿成那样。”等等,这些论断他人的言语,上帝都听得见。</p><p>值得一提的是,流言蜚语只是这种假仁假义的一种外在表现。我们常常将流言蜚语放在祷告中,并伪装成真诚的祈祷!“我可不是在说闲话啊,我只是想提一下,我们应当祷告的内容,咱们一起来为这些不妥的行为祷告吧。”然后,便开始了揭发莎莉和布鲁斯一起吃午饭,但两人都是已婚,这种单独约会,竟然没有带上自己的另一半。……你曾说过样类似的话吗?或许此刻,在你的内心,正庆幸着:“感谢主,我没有像某些人,说过这样的话!”</p><p><hr></p><p><strong>我所信的是谁?</strong></p><p>法利赛人不惜以论断或贬低邻舍的行为,来标榜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有多么虔诚,属灵上多么高尚。他深信自己的好行为能得到上帝的认可,却没有恳求上帝帮助自己去效学基督。事实上,很多良善的人,可能无意中都做了类似的事。</p><p>希西家曾是一位品行端正的王。圣经说他“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正的事。”(王下18:3)而后有一天,上帝差遣以赛亚去告诉希西家,要安排好后事,因为离世的日子近了。于是希西家向上帝祷告,不依不饶地哭诉,并列出自己的丰功伟绩。上帝听到他的呼求,便动了怜悯之心,加增了他十五年的寿数。上帝希望他在这十五年中能谦卑自己,吸取教训。然而在加增的岁月中,希西家王非但没有认清自己的罪,寻求上帝的帮助,反而让“法利赛式”的骄傲占据了心田。</p><p>上述比喻中的法利赛人也是如此。他用别人的行为、而非上帝的标准来衡量自己。他缺乏谦卑痛悔的灵,觉得自己不需要上帝,也就没有在祷告中提到什么需要代祷的事项。他所感谢的不是上帝,而是自己。在祷告中,他五次提到“我”,可谓是一个完全以自我为中心的演讲。</p><p>一般来说,以自我为中心的祷告,会向上帝要求一些东西。如“上帝啊,为我做这件事。主啊,给我那些!”为自己的需要献上祷告是没有问题的,耶稣也在马太福音6:11节的主祷文中恳求上帝“赐予我们日用的饮食”。但很多时候,我们的祷告只是为自己求一些并不需要的东西,却没有为他人代求。</p><p>值得注意的是,法利赛人在比喻中没有提出任何请求。他是如此的自以为是,深信自己不需要任何东西。对个人之义的错误认识,令他沉浸其中并洋洋得意。而自以为义正是作为罪人的我们,最不配进入天国的障碍!著名作家——路易斯(C.S.Lewis)曾说:“当人越来越清楚的认识到自身残留的罪时,才会变得更好;相反,人若越来越忽视自己的何等有罪时,他的的品行只会越来越遭!”</p><p><hr></p><p><strong>自我崇拜</strong></p><p>法利赛人和税吏都相信上帝,但二者的结局却截然相反。法利赛人确信自己的行为能赚得救恩;而税吏则向上帝祈求怜悯。</p><p>这是否让你想起圣经中的另外两个人?兄弟俩分别带着各自的祭物来献给上帝。二人也都献上了祷告,该隐对自己从田里耕种的辛苦所得充满信心。而亚伯却寻求上帝的怜悯,他带来一只羊羔,并渴望藉之所流的血来涂抹自己的罪。当该隐看到自己的义(劳动所得)不被上帝看中时,便向上帝动怒,又厌恶并杀害了自己的弟兄亚伯。在世界末了,我们仍会看到同样的事情会不断地上演。</p><p>进一步的,我们是否会想到,最初路锡甫也是落入了这同样的陷阱,以致从“明亮之星”的天使,沦为堕落的撒旦。他迷恋自我、骄傲自大,进而变成了自我崇拜,并对上帝的政权起了觊觎之心。嫉妒生仇恨,仇恨生叛乱与杀害。凡追随撒旦的人,都会在日常生活中模仿魔鬼的态度与作为,以及各种形式的自我崇拜。</p><p>再回到路加福音18:12节的比喻,法利赛人在祷告中提醒上帝关注他的好行为:一周禁食两次。而在犹太人的传统中,一年只需禁食一次,且只在逾越节才禁食。</p><p>禁食、祷告和奉献,这都没有错,事实上,我们中间的许多数人对此应当做得更多才对。但关键在于,这些行为背后的动机是否正确?这正是法利赛人和税吏的区别所在。约翰·卫斯理曾说过:“好人于爱与美德中避免犯罪,恶人则于惩罚的恐惧中躲避罪恶。”</p><p>耶稣教导说:“你们禁食的时候,不可象那假冒为善的人,脸上带着愁容;因为他们把脸弄得难看,故意叫人看出他们是禁食。”(太6:16)</p><p>法利赛人在世人面前高抬自己,这带给他一种自我优越感。是的,他感到很自豪。但可悲的是,他并没认识到,在上帝的眼中,祂所看重的是什么。法利赛人想找出衡量自己的标准,他站在那里,环顾四周,发现只能与他人对比,并以此为标准。论到这种致命的错误态度,保罗说:“因为我们不敢将自己和那自荐的人同列相比;他们用自己度量自己,用自己比较自己,乃是不通达的。”(林后10:12)</p><p><hr></p><p><strong>祸哉!我灭亡了!</strong></p><p>与别人比,我们总是能找到属灵状况比自己差的人。税吏其实也能找到比他差的人,但他没有将自己与他人相比。他不是站在与人相比的水平视角来祷告,相反,他是以向上垂直的视角,将耶稣基督作为标准,恳求上帝的怜悯与饶恕,因为他看到了两者(罪人与上帝)间巨大的差距。</p><p>先知以赛亚曾在上帝面前说:“祸哉!我灭亡了!”(赛6:5)但这个法利赛人却在税吏面前说:“我不像他那么差。”很多时候,我们也会犯这样的错误。无论是出于自尊,还是出于对自我保护的错用,如果我们能找到一个可供指责和批评的对象,我们便会自觉良好,且对罪麻木。我们在祷告中向上帝背诵自己的美德,并列出别人的错误清单,试图借此来说服上帝,或自我催眠:“其实我们并没有那么坏。”</p><p>由此可见,我们必须停止这种毫无意义的自我吹捧。且以耶稣为自己行事为人的榜样和标准,那才是真正造就自我、提升自我的方法。使徒雅各说:“务要在主面前自卑,主就必叫你们升高。”(雅4:10)</p><p>曾有位国王,邀请了一名音乐家在国宴上演奏并歌唱,以庆祝国庆,同时有许多贵宾一并受邀出席。</p><p>当这位音乐家将手指抚按于琴弦之上时,悠扬的旋律随即响起,乐师自弹自唱。而他所演唱的歌词,则全部是荣耀自我。一首接着一首,他在歌词中赞美着自己英俊的外表,旅行的愉悦,天赋的异禀,以及丰功伟绩。</p><p>宴会结束后,他兴高采烈的来到国王面前说:“王啊,请给我报酬。”</p><p>国王回答说:“对不起,你所唱的只是给自己听。你没有歌唱赞美你的祖国、人民、或国王,所以,你自己给自己报酬吧!”</p><p>竖琴师哭着说:“但我唱得很好听啊!”</p><p>国王回答说:“是的,可你太骄傲了。你只将天赋奉献在歌唱自己的事上。所以,出去吧,我不能再留你在宫中作乐师了。”</p><p>耶稣在启示录3:17节告诉我们:“你说:我是富足,已经发了财,一样都不缺;却不知道你是那困苦、可怜、贫穷、瞎眼、赤身的。”(启3:17)法利赛人和税吏的比喻,对于末世的你我同样颇具寓意。我们必须警醒,傲慢与不愿承认自己的罪,不愿承认自己需要救恩,将是末时代教会所面临的长期问题。</p><p>另一方面,正是那些来到上帝面前,承认他们属灵贫穷的人,才能认识上帝的恩典、接纳、宽恕与永生。“虚心的人有福了!因为天国是他们的。”(太5:3)愿这节经文,能植根在你我的心灵深处,免得我们继续在未被赦免的罪中生活。因为,只有谦卑的人,才能远离罪恶,向往永生。愿你我都能将心思聚焦于永恒的生命,阿们!</p></div><br>

Back To Top